第九十九章
關燈
小
中
大
原來如此!
五溪族王耳聞趙讓與宅中諸人簡略的交談,目睹他人對這位落難將軍發自肺腑的尊敬言行,再聽罷趙讓給他的簡略解釋,到此間主人請他至內室更換合適衣物,待他出來時,趙讓托付之人也已備好夜行的燈籠和代步的兩只驢,隨時出發——
這位睿智通達、年近六旬仍以罕見的開明和勇毅學習漢話和漢字的蠻夷族王,不由讚嘆出聲。
恍然大悟之餘,方曉得趙讓的深謀遠慮,與趙讓分別時,他難抑制心中的激蕩,雙手用勁地箍著趙讓的兩肩,道:“趙將軍,你保重!”
略作遲疑,族王放低了聲音,幾近語重心長地苦勸,“你……你若能保命,就求一求那皇帝,也沒什麽大不了的。你們漢人不是說,能屈能伸,才是大丈夫麽?不為你自己,為你和大女那兩孩子……”
趙讓感於族王的真摯,鄭重地點頭,道:“族王也請與諸弟兄保重,趙讓不能與大夥同行,唯衷心祈願眾位能平安返歸南越。”
族王看著趙讓,欲言又止,最終在松開手的同時沈聲道別:“祈願今生還能再見。”
趙讓微微一笑,輕輕道聲“好”,便留在原地目送族王與昔日下屬一同從宅子後門離開。
他自是在相處多年的族王眼中看出敬意,他當年苦心安排,在接掌南越兵民之事後,暗中派遣了心腹親信回到金陵,或混跡市井,或投身吏胥,密切留意金陵王朝的一切動向。
也正是因此,趙讓遠在南疆邊陲之地,卻能及時知曉李朗南越平叛之舉,並趕在東楚大軍出征前,將有意歸降的密信,通過早已建好的渠道聯系上曾與父親同朝為官、私交甚篤的太傅,呈交給李朗。
南越雖免遭血火之劫,然太傅卻因而慘遭橫禍,客死他鄉。
他更不能讓族王等人死在金陵,死於李朗手中,一是多年情深意重,不容他就死不救,二則,南越初定,不可再亂。族王親漢,若反被誅殺,勢必令蠻夷齒寒,難服人心,保不得又將群起作亂。北患方為虎狼之險,國力若虛耗於內患,稍有差池便可能有亡國之難。
長年周旋於蠻夷諸族之間,趙讓比誰都清楚其族人彪勇本性,若與西方接壤的滇桂國沆瀣一氣,就如葉穎所為,借他國兵力攻城掠地,侵擾邊境,待強兵來襲,轉頭撤入鄰國,屆時即便不至令東楚元氣大傷,也足以攪合成不得安寧。
他相信李朗也有想到這一層,只是因心思更多為北方強寇和金陵高門所占據,或多或少,輕視了來自南方的威脅——以及,趙讓也明白,還有他難以取信他的皇帝之故。
無可奈何。
他於過往難以割舍的情義,卻正是李朗索取忠誠的方式,兩者勢成水火。正是李朗索取忠誠的方式,兩者勢成水火。
趙讓並非感情用事、不識大體之人,李朗的猜疑再怎麽令他無奈,他也不會因此而心生嫌隙,為逐私欲而置社稷於危境、閭左於不安之中。
只是從太傅之死一事起,五溪族人盡數卷入其中,包括葉穎母子既往滇桂國又行折返,路途遙遙地趕來金陵,都令趙讓更加堅信,以王都為中心所策動的陰謀,已是將他也視為棋局上的一子,時間興許還要早於李朗與他重逢之前。
自入王都,與李朗這番相識相交,又遇種種雲譎波詭的奇事,趙讓每每念及,都覺不寒而栗、寢食難安。
是誰能那麽神通廣大,翻雲覆雨而不為人知?
真是那位引狼入室而生生造成江左動蕩,不察末子勃勃野心,狼狽出逃不知下落的李冼皇帝?
更為重要的是,如此清楚李朗個性,以及皇帝對自己那份矇昧與執著者,一定就是李朗的身邊人,不管那位主謀究竟身份如何,此人定有宮中內應。
趙讓想起為“守其正”而不惜一死的高正,既然謝氏都能順利地使用間計,那進出宮禁如履平地的高僧自然也可以,誰又會對隱遁於紅塵俗世外潛心修行的人起疑心呢?
那潛伏的內應又是何人?
趙讓心中早有所懷疑,唯以他的分量,哪怕他幾次三番勸說李朗謹慎相待,皇帝卻似作耳邊輕風,不以為意。他苦無憑證,又無法厘清那人大費周章助李朗登位的緣由,憂心不已,仍是徒勞,諾大深宮,倒仿佛他一人孤軍為戰。
他如今借高僧之能脫出囹圄,救下幾遭屠戮的五溪族人,金陵舊部不負他所望,挺身而出,藏匿族王等人,只待城禁一解,便利用水路送出城外。
心頭的巨石落下一塊,然趙讓始終未能相信,言之鑿鑿要靠他策動李朗密調入金陵的數千名南越將士的高僧,真將他引作心腹,把計劃全盤托出。
他兵行險著,出其不意殺死子玉,但見那高僧竟仍能忍氣吞聲,大異常人之舉,更確證此人城府極深,定留有後手。
奈何他左思右想,仍覺眼前雲山霧沼,撲簌迷離。他甚至在高僧道出李朗身世後,大不敬地猜測內應之人裏或有皇太後,然冷宮乍現的那條直通泰安宮的密道,又讓他頗費思量,太後若也是一丘之貉,當時尚奉子玉之意為圭臬的李銘又怎敢將她暴露於李朗的視野中?
如今安置罷五溪族人,趙讓決意赴周校尉之約,雖說此間舊部再三勸阻,他也自知此去,渺存生機,只是為心頭所牽所絆,於情於忠,他非去不可——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
五溪族王臨行前的好意,趙讓感懷不已,為必為之事,就算事後永失李朗信賴,也無可怨悔。
周校尉與趙讓相約在南城門下,時值四更,趙讓一路行來,還能聽見遠遠傳來的梆子聲,若照尋常,散居於金陵各處的京官應已起身,整裝待發,好前往宮城,接駕早朝。城門也當在五更天開啟,喧囂隨之而起,日覆一日,往覆循環。
然而今夜卻處處寂靜無聲,無關祥和,處處隱隱生出森森然的殺機來。
趙讓如約而至,周校尉望之而變色,勉強笑問:“趙將軍怎麽獨自一人?莫不是那些蠻夷全都不講忠義,不願追隨將軍?”
“他們另有去處。”趙讓並不多言,向城墻望去,反問,“周校尉已安排妥當?”
“當然。但,但就你一人?”
趙讓淡笑:“正是。周校尉嫌棄了?”
失聲片刻,周校尉勉強搖頭,他舉右手,伸拇指、食指於下唇處,吹一聲短促的響哨,就見城墻上有人從雉堞後探出頭來,很快又縮了回去,不多會兒,上方垂下一條粗繩,直到底端。
周校尉上前握住繩頭,使勁兒往下拽了幾拽,回頭對趙讓道:“在下還以為趙將軍會率虎賁而來,要早知只有您一位,又哪裏要這麽費勁!”
趙讓聽出他口氣中的奚落,不以為意地輕笑上前,從其手中接過繩子,自捆於腰間,方道:“勞煩周校尉,請上面的兄弟將我拉上去。”
周校尉遲疑著,端詳著趙讓,道:“待會你縋城出去,走個半裏路,自有人送好馬給你,並為你指明路線。不過趙將軍,就你一人,真的可行?”
“請吧。”趙讓行了個手勢,不願再與這馬前卒子多話。
盡管面露不快,周校尉還是依言吹了聲長哨,向趙讓拱拳笑道:“那便祝趙將軍馬到成功吧。”
“多謝。”趙讓答話同時,一把抓住繩索,借助上方的拉拽之力,迅疾地攀援上城頭,幾名戍城的兵卒圍上前來,其中一面目模糊者當即向趙讓行禮道:“貴人能不能賞賜弟兄們幾個小錢?待會弟兄們才可好好使上力氣?”
趙讓一楞,轉念馬上悟到,被籠絡的定是此處城門的將領,這些小卒小校便是連殘羹冷炙都吃不著,這般厚顏無恥地伸手要錢,可謂上梁不正下梁歪。
可他是隨駕出行,身上哪曾帶有錢銀,但見這幾人個個一臉饞相,趙讓一邊暗嘆於京畿守軍本當是天下精銳,仍這般軍紀廢弛,如不及時整飭,怯將弱兵,頹勢固成,力挽狂瀾便難上加難;一邊又深知“閻王好見,小鬼難纏”,若不滿足他們,就怕還要刁難上一陣才肯將他縋下城去。
他自忖耽誤不起,可摸遍全身上下,竟是除了懸於胸前那塊李朗新予的玉佩外,再無值錢之物。
趙讓一向果斷,此時卻不由躊躇起來,他以手輕撫著那玉佩,萬般不舍,仍是狠一狠心,正要摘下來送與諸兵士,倒是對方見他一臉為難,主動開口道:“貴人,我們弟兄也不敢貪您多少,您把身上那件外衫脫下來給我們換錢如何?”
聞言趙讓大喜,爽快答應,把身上那件從宮中穿出來的繡金邊絲綿袍衫除下,遞給那為首兵士。
兵士們自也歡欣鼓舞,齊心協力把趙讓縋下城去。
既是出了城,趙讓健步如飛,順遂地尋到接應之人,騎上良駒,飛馳進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五溪族王耳聞趙讓與宅中諸人簡略的交談,目睹他人對這位落難將軍發自肺腑的尊敬言行,再聽罷趙讓給他的簡略解釋,到此間主人請他至內室更換合適衣物,待他出來時,趙讓托付之人也已備好夜行的燈籠和代步的兩只驢,隨時出發——
這位睿智通達、年近六旬仍以罕見的開明和勇毅學習漢話和漢字的蠻夷族王,不由讚嘆出聲。
恍然大悟之餘,方曉得趙讓的深謀遠慮,與趙讓分別時,他難抑制心中的激蕩,雙手用勁地箍著趙讓的兩肩,道:“趙將軍,你保重!”
略作遲疑,族王放低了聲音,幾近語重心長地苦勸,“你……你若能保命,就求一求那皇帝,也沒什麽大不了的。你們漢人不是說,能屈能伸,才是大丈夫麽?不為你自己,為你和大女那兩孩子……”
趙讓感於族王的真摯,鄭重地點頭,道:“族王也請與諸弟兄保重,趙讓不能與大夥同行,唯衷心祈願眾位能平安返歸南越。”
族王看著趙讓,欲言又止,最終在松開手的同時沈聲道別:“祈願今生還能再見。”
趙讓微微一笑,輕輕道聲“好”,便留在原地目送族王與昔日下屬一同從宅子後門離開。
他自是在相處多年的族王眼中看出敬意,他當年苦心安排,在接掌南越兵民之事後,暗中派遣了心腹親信回到金陵,或混跡市井,或投身吏胥,密切留意金陵王朝的一切動向。
也正是因此,趙讓遠在南疆邊陲之地,卻能及時知曉李朗南越平叛之舉,並趕在東楚大軍出征前,將有意歸降的密信,通過早已建好的渠道聯系上曾與父親同朝為官、私交甚篤的太傅,呈交給李朗。
南越雖免遭血火之劫,然太傅卻因而慘遭橫禍,客死他鄉。
他更不能讓族王等人死在金陵,死於李朗手中,一是多年情深意重,不容他就死不救,二則,南越初定,不可再亂。族王親漢,若反被誅殺,勢必令蠻夷齒寒,難服人心,保不得又將群起作亂。北患方為虎狼之險,國力若虛耗於內患,稍有差池便可能有亡國之難。
長年周旋於蠻夷諸族之間,趙讓比誰都清楚其族人彪勇本性,若與西方接壤的滇桂國沆瀣一氣,就如葉穎所為,借他國兵力攻城掠地,侵擾邊境,待強兵來襲,轉頭撤入鄰國,屆時即便不至令東楚元氣大傷,也足以攪合成不得安寧。
他相信李朗也有想到這一層,只是因心思更多為北方強寇和金陵高門所占據,或多或少,輕視了來自南方的威脅——以及,趙讓也明白,還有他難以取信他的皇帝之故。
無可奈何。
他於過往難以割舍的情義,卻正是李朗索取忠誠的方式,兩者勢成水火。正是李朗索取忠誠的方式,兩者勢成水火。
趙讓並非感情用事、不識大體之人,李朗的猜疑再怎麽令他無奈,他也不會因此而心生嫌隙,為逐私欲而置社稷於危境、閭左於不安之中。
只是從太傅之死一事起,五溪族人盡數卷入其中,包括葉穎母子既往滇桂國又行折返,路途遙遙地趕來金陵,都令趙讓更加堅信,以王都為中心所策動的陰謀,已是將他也視為棋局上的一子,時間興許還要早於李朗與他重逢之前。
自入王都,與李朗這番相識相交,又遇種種雲譎波詭的奇事,趙讓每每念及,都覺不寒而栗、寢食難安。
是誰能那麽神通廣大,翻雲覆雨而不為人知?
真是那位引狼入室而生生造成江左動蕩,不察末子勃勃野心,狼狽出逃不知下落的李冼皇帝?
更為重要的是,如此清楚李朗個性,以及皇帝對自己那份矇昧與執著者,一定就是李朗的身邊人,不管那位主謀究竟身份如何,此人定有宮中內應。
趙讓想起為“守其正”而不惜一死的高正,既然謝氏都能順利地使用間計,那進出宮禁如履平地的高僧自然也可以,誰又會對隱遁於紅塵俗世外潛心修行的人起疑心呢?
那潛伏的內應又是何人?
趙讓心中早有所懷疑,唯以他的分量,哪怕他幾次三番勸說李朗謹慎相待,皇帝卻似作耳邊輕風,不以為意。他苦無憑證,又無法厘清那人大費周章助李朗登位的緣由,憂心不已,仍是徒勞,諾大深宮,倒仿佛他一人孤軍為戰。
他如今借高僧之能脫出囹圄,救下幾遭屠戮的五溪族人,金陵舊部不負他所望,挺身而出,藏匿族王等人,只待城禁一解,便利用水路送出城外。
心頭的巨石落下一塊,然趙讓始終未能相信,言之鑿鑿要靠他策動李朗密調入金陵的數千名南越將士的高僧,真將他引作心腹,把計劃全盤托出。
他兵行險著,出其不意殺死子玉,但見那高僧竟仍能忍氣吞聲,大異常人之舉,更確證此人城府極深,定留有後手。
奈何他左思右想,仍覺眼前雲山霧沼,撲簌迷離。他甚至在高僧道出李朗身世後,大不敬地猜測內應之人裏或有皇太後,然冷宮乍現的那條直通泰安宮的密道,又讓他頗費思量,太後若也是一丘之貉,當時尚奉子玉之意為圭臬的李銘又怎敢將她暴露於李朗的視野中?
如今安置罷五溪族人,趙讓決意赴周校尉之約,雖說此間舊部再三勸阻,他也自知此去,渺存生機,只是為心頭所牽所絆,於情於忠,他非去不可——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。
五溪族王臨行前的好意,趙讓感懷不已,為必為之事,就算事後永失李朗信賴,也無可怨悔。
周校尉與趙讓相約在南城門下,時值四更,趙讓一路行來,還能聽見遠遠傳來的梆子聲,若照尋常,散居於金陵各處的京官應已起身,整裝待發,好前往宮城,接駕早朝。城門也當在五更天開啟,喧囂隨之而起,日覆一日,往覆循環。
然而今夜卻處處寂靜無聲,無關祥和,處處隱隱生出森森然的殺機來。
趙讓如約而至,周校尉望之而變色,勉強笑問:“趙將軍怎麽獨自一人?莫不是那些蠻夷全都不講忠義,不願追隨將軍?”
“他們另有去處。”趙讓並不多言,向城墻望去,反問,“周校尉已安排妥當?”
“當然。但,但就你一人?”
趙讓淡笑:“正是。周校尉嫌棄了?”
失聲片刻,周校尉勉強搖頭,他舉右手,伸拇指、食指於下唇處,吹一聲短促的響哨,就見城墻上有人從雉堞後探出頭來,很快又縮了回去,不多會兒,上方垂下一條粗繩,直到底端。
周校尉上前握住繩頭,使勁兒往下拽了幾拽,回頭對趙讓道:“在下還以為趙將軍會率虎賁而來,要早知只有您一位,又哪裏要這麽費勁!”
趙讓聽出他口氣中的奚落,不以為意地輕笑上前,從其手中接過繩子,自捆於腰間,方道:“勞煩周校尉,請上面的兄弟將我拉上去。”
周校尉遲疑著,端詳著趙讓,道:“待會你縋城出去,走個半裏路,自有人送好馬給你,並為你指明路線。不過趙將軍,就你一人,真的可行?”
“請吧。”趙讓行了個手勢,不願再與這馬前卒子多話。
盡管面露不快,周校尉還是依言吹了聲長哨,向趙讓拱拳笑道:“那便祝趙將軍馬到成功吧。”
“多謝。”趙讓答話同時,一把抓住繩索,借助上方的拉拽之力,迅疾地攀援上城頭,幾名戍城的兵卒圍上前來,其中一面目模糊者當即向趙讓行禮道:“貴人能不能賞賜弟兄們幾個小錢?待會弟兄們才可好好使上力氣?”
趙讓一楞,轉念馬上悟到,被籠絡的定是此處城門的將領,這些小卒小校便是連殘羹冷炙都吃不著,這般厚顏無恥地伸手要錢,可謂上梁不正下梁歪。
可他是隨駕出行,身上哪曾帶有錢銀,但見這幾人個個一臉饞相,趙讓一邊暗嘆於京畿守軍本當是天下精銳,仍這般軍紀廢弛,如不及時整飭,怯將弱兵,頹勢固成,力挽狂瀾便難上加難;一邊又深知“閻王好見,小鬼難纏”,若不滿足他們,就怕還要刁難上一陣才肯將他縋下城去。
他自忖耽誤不起,可摸遍全身上下,竟是除了懸於胸前那塊李朗新予的玉佩外,再無值錢之物。
趙讓一向果斷,此時卻不由躊躇起來,他以手輕撫著那玉佩,萬般不舍,仍是狠一狠心,正要摘下來送與諸兵士,倒是對方見他一臉為難,主動開口道:“貴人,我們弟兄也不敢貪您多少,您把身上那件外衫脫下來給我們換錢如何?”
聞言趙讓大喜,爽快答應,把身上那件從宮中穿出來的繡金邊絲綿袍衫除下,遞給那為首兵士。
兵士們自也歡欣鼓舞,齊心協力把趙讓縋下城去。
既是出了城,趙讓健步如飛,順遂地尋到接應之人,騎上良駒,飛馳進山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